Chinese Civilization: A Sourcebook
26 The Tang Legal Code
26 The Tang Legal Code From Tang lü shu yi (an electronic version) From 唐 律 疏 議 卷 第 十 九 賊 盜 凡 一 十 七 條 26.1 2 8 1 諸 強 盜 , 謂 以 威 若 力 而 取 其財 , 先 強 後 盜 、 先 盜 後 強 等 。 若 與 人 藥 酒 及 食 , 使 狂 亂取 財 , 亦 是 。 即 得 闌 遺 之 物 , 毆 擊 財 主 而 不 還 ; 及 竊 盜發 覺 , 棄 財 逃 走 , 財 主 追 捕 , 因 相 拒 捍 : 如 此 之 類 , 事有 因 緣 者 , 非 強 盜 。 [【 疏 】 議 曰 : 強 盜 取 人 財 , 注 云 「 謂 以 威 若 力」 , 假 有 以 威 脅 人 , 不 加 凶 力 , 或 有 直 用 凶 力 , 不 作 威脅 , 而 劫 掠 取 財 者 ; 「 先 強 後 盜 」 , 謂 先 加 迫 脅 , 然 後取 財 ; 「 先 盜 後 強 」 , 謂 先 竊 其 財 , 事 覺 之 後 , 始 加 威力 : 如 此 之 例 , 俱 為 「 強 盜 」 。 若 飲 人 藥 酒 , 或 食 中 加藥 , 令 其 迷 謬 而 取 其 財 者 , 亦 從 「 強 盜 」 之 法 。 即 得 闌遺 之 物 , 財 主 來 認 , 因 即 毆 擊 , 不 肯 還 物 ; 及 竊 盜 取 人財 , 財 主 知 覺 , 遂 棄 財 逃 走 , 財 主 逐 之 , 因 相 拒 捍 : 如此 之 類 , 是 事 有 因 緣 , 並 非 「 強 盜 」 , 自 從 「 鬥 毆 」 及「 拒 捍 追 捕 」 之 法 。]
不 得 財 徒 二 年 ; 一 尺 徒 三 年 , 二 疋 加 一 等 ; 十 疋及 傷 人 者 , 絞 ; 殺 人 者 , 斬 。 殺 傷 奴 婢亦 同 。 雖 非 財 主 , 但 因 盜 殺 傷 , 皆 是 。 其 持 仗 者 ,雖 不 得 財 , 流 三 千 里 ; 五 疋 , 絞 ; 傷 人 者 , 斬 。 26.2 2 8 2 諸 竊 盜 , 不 得 財 笞 五 十 ; 一 尺 杖 六 十 , 一 疋加 一 等 ; 五 疋 徒 一 年 , 五 疋 加 一 等 , 五 十 疋 加 役 流 。 26.3 2 8 3 諸 監 臨 主 守 自 盜 及 盜 所 監 臨 財 物 者 , [若親 王 財 物 而 監 守 自 盜 , 〔 六 〕 亦 同 。] 加 凡 盜 二 等 ,三 十 疋 絞 。 [本 條 已 有 加 者 , 亦 累 加 之 。] 26.4 2 8 4 諸 故 燒 人 舍 屋 及 積 聚 之 物 而 盜 者 , 計 所 燒 減價 , 併 贓 以 強 盜 論 。 2 8 5 諸 恐 喝 取 人 財 物 者 ,口 恐 喝亦 是 。 準 盜 論 加 一 等 ; 雖 不 足 畏 忌 , 財 主 懼 而 自 與, 亦 同 。 展 轉 傳 言 而 受 財 者 , 皆 為 從 坐。 若 為 人 所 侵 損 , 恐 喝 以 求 備 償 , 事 有 因 緣 之 類 者 , 非。 若 財 未 入 者 , 杖 六 十 。 即 緦 麻 以 上 自 相 恐 喝 者 ,犯 尊 長 , 以 凡 人 論 ; 強 盜 亦 準 此 。 犯卑 幼 , 各 依 本 法 。 2 8 6 諸 本 以 他 故 毆 擊 人 , 因 而 奪 其 財 物 者 , 計 贓以 強 盜 論 , 至 死 者 加 役 流 ; 因 而 竊 取 者 , 以 竊 盜 論 加 一 等 。 若 有 殺 傷 者 , 各從 故 、 鬥 法 。 唐 律 疏 議 卷 第 二 十 賊 盜 凡 一 十 五 條 26.7 2 8 7 諸 盜 緦 麻 、 小 功 親 財 物 者 , 減 凡 人 一 等 ; 大 功, 減 二 等 ; 期 親 , 減 三 等 。 殺 傷 者 , 各 依 本 殺 傷 論 。 此謂 因 盜 而 誤 殺 者 。 若 有 所 規 求 而 故 殺 期 以 下 卑 幼 者 , 絞。 餘 條 準 此 。 26.8 2 8 8 諸 同 居 卑 幼 , 將 人 盜 已 家 財 物 者 , 以 私 輒 用財 物 論 加 二 等 ; 他 人 , 減 常 盜 罪 一 等 。 若 有 殺 傷 者 , 各依 本 法 。 他 人 殺 傷 , 縱 卑 幼 不 知 情 , 仍從 本 殺 傷 法 坐 之 。 26.9 2 8 9 諸 因 盜 而 過 失 殺 傷 人 者 , 以 鬥 殺 傷 論 , 至 死者 加 役 流 。 得 財 、 不 得 財 等 。 財 主 尋 逐, 遇 他 死 者 , 非 。 其 共 盜 , 臨 時 有 殺 傷 者 , 以 強 盜 論 ; 同 行 人 不 知殺 傷 情 者 , 止 依 竊 盜 法 。 26.10 2 9 0 諸 以 私 財 物 、 奴 婢 、 畜 產 之 類 , [餘條 不 別 言 奴 婢 者 , 與 畜 產 、 財 物 同 。] 貿 易 官 物 者 ,計 其 等 準 盜 論 , 官 物 賤 , 亦 如 之 。 計所 利 以 盜 論 。]其 貿 易 奴 婢 , 計 贓 重 於 和誘 者 , 同 和 誘 法 。 26.11 2 9 1 諸 山 野 之 物 , 已 加 功 力 刈 伐 積 聚 , 而 輒 取 者, 各 以 盜 論 。 26.12 2 9 2 諸 略 人 、 略 賣 人 不 和 為 略 。十 歲 以 下 , 雖 和 , 亦 同 略 法 。 奴 婢 者 , 絞 ; 為 部 曲者 , 流 三 千 里 ; 為 妻 妾 子 孫 者 , 徒 三 年 。 因而 殺 傷 人 者 , 同 強 盜 法 。 〔 二 〕 Laws on Land Tenure From 唐 律 疏 議 卷 第 十 三 戶 婚 凡 一 十 八 條 26.2.1 1 6 4 諸 占 田 過 限 者 , 一 畝 笞 十 , 十 畝 加 一 等 ; 過 杖六 十 , 二 十 畝 加 一 等 , 罪 止 徒 一 年 。 若 於 寬 閑 之 處 者 ,不 坐 。 26.2.2 1 6 5 諸 盜 耕 種 公 私 田 者 , 一 畝 以 下 笞 三 十 , 五 畝加 一 等 ; 過 杖 一 百 , 十 畝 加 一 等 , 罪 止 徒 一 年 半 。 荒 田, 減 一 等 。 強 者 , 各 加 一 等 。 苗 子 歸 官 、 主 。 下條 苗 子 準 此 。 [【 疏 】 議 曰 : 田 地 不 可 移 徙 , 所 以 不 同 真 盜 ,故 云 「 盜 耕 種 公 私 田 者 」 。 「 一 畝 以 下 笞 三 十 , 五 畝 加一 等 」 , 三 十 五 畝 有 餘 , 杖 一 百 。 「 過 杖 一 百 , 十 畝 加一 等 」 , 五 十 五 畝 有 餘 , 罪 止 徒 一 年 半 。「 荒 田 減 一 等 」 , 謂 在 帳 籍 之 內 , 荒 廢 未 耕 種 者 , 減 熟田 罪 一 等 。 若 強 耕 者 , 各 加 一 等 : 熟 田 , 罪 止 徒 二 年 ;荒 田 , 罪 止 徒 一 年 半 。 「 苗 子 各 歸 官 、 主 」 , 稱 苗 子 者, 其 子 及 草 並 徵 還 官 、 主 。 「 下 條 苗 子 準 此 」 , 謂 「 妄認 及 盜 貿 賣 」 、 「 侵 奪 私 田 」 、 「 盜 耕 墓 地 」 , 如 此 之類 , 所 有 苗 子 各 還 官 、 主 。] 其 盜 耕 人 田 , 有 荒 有 熟 , 或竊 或 強 , 一 家 之 中 罪 名 不 等 者 , 並 依 例 「 以 重 法 併 滿 輕法 」 為 坐 。 若 盜 耕 兩 家 以 上 之 田 , 〔 一 〕 只 從 一 家 而 斷, 併 滿 不 加 重 者 , 唯 從 一 重 科 。 若 親 屬 相 侵 得 罪 , 各 依服 紀 , 準 親 屬 盜 財 物 法 , [應 減 者 節 級 減 科 。 若 已 上 籍 ,即 從 下 條 「 盜 貿 賣 」 之 坐 。] |
|
Send mail to:
Course Email
Last modified: 11/11/2004 6:00 PM |